坚守协和特色之路20年 | 新民晚报专访总校长卢慧文女士

本文获权转自《新民晚报》第F-510期P09大手小手

阳春三月,新学年伊始, 新民晚报专访了卢慧文校长,回顾协和教育的20年办学历程,揭示民办教育的探索、发展与前景。

 

特色探究的起步契机

协和教育集团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2003年,协和开始打造“中西融合”的特色中小学教育,当时国内教育是以升学考试成绩为主导,而国际教育只有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还是一种中国孩子完全没有机会接触的“舶来品”。很少有外国老师能够把上海的本土学校作为梦想的落脚点和长期职业发展的舞台。同样,在国际学校中,中方教师也遭遇职业“天花板”。那一年,卢慧文加入协和双语学校管理团队,他们意识到,应当把这两个“背道而驰”的教育体系相融合,让传统而优质的上海基础教育得以发扬,同时让国际教育行之有效的多样形式在上海得以体现。

“当然,这种融合有一个前提,就是各自清晰的定位——坚守本土教育的价值观,这是母语文化的传承;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将外语定位在工具性语言,即将来孩子们会把它作为继续求学、工作的主要工具。从源头上把这两个定位弄清楚,就知道接下来我们的特色课程如何去设计。”卢校长说。

民办学校如何走上、走好特色之路,除了学校内部的原因,更重要的,在于上海这个城市独有的发展特色和教育氛围。卢校长说,她曾经到一个县级市去考察,当地人直言无法接受这种“素质教育”,因为在那里,哪怕是一分,都可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命运。但是在上海,很多年轻的家庭已经不需要通过孩子的一次考试成绩来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他们希望有一种学校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大的个性空间和更自由的发展前景。而民办教育作为有效补充,有助于实现多元化选择的教育形式供给。在达到标准的前提下,民办中小学更具灵活性,更能够给予课程发展、教师成长、学生培养更广阔的空间,来满足更多不同的需求。

 

中西融合的落地生根

特色理念的提出不易,而想要把这条路坚持走下去更加不易。因为融合二字,并不是简单的中为西用或西为中用。

从管理理念方式分歧冲突不断到统筹宏观微观的“中外校长共治”、从“谁给谁打杂”“台上说相声”到深入合作实践的“中外教师共同教学”,协和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实践,如今在协和双语学校的教师身上,固有的中西两种教学模式界限已经不再泾渭分明,他们已经能够在彼此身上学到优势——既擅长中式的整班教学,又擅长西式的小组学习;既擅长中式的竞争性策略,又能够实施西式的合作性的侧重。而在民办中小学特色创建的过程中,正是要通过学校、教师对理念和课程的创新,让学生成为有独特个性和创造能力的“非标件”,打破现行学校教育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所谓的标准答案,以及“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方法、简单机械的考评方式。

《特色之路》一书中,以协和双语学校为例,着重提到英语和语文学科激发学生兴趣,从传统的背默转向理解,进而发展成自主表达和创作的能力。卢校长认为,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如果还只是停留在传统一篇一篇碎片化课文的学习上,是达不到预期的定位的——没法传承价值观和文化。“在融合课程中,有一门母语探究课。比如我们要讲竹子,老师就会帮助孩子从竹子的表象,引申到对竹子意义的探究上来——文学方面、植物学研究、经济学研究。但最重要的,是竹子本身蕴含了中国古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样的风骨。在我们看来,母语要从语言和文学延伸进去,去探究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历史层面等等,因为我们对它的定位就是要传承价值观。英语就不是这样。英语的定位是工具性语言,但并不是停留在早上‘say good morning’这种交际层面,我们鼓励孩子进行创意性写作,在流利性和精确性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教学质量的多元呈现

“刚开始做民办中小学教育的时候,我们的队伍基本就是老的老,小的小,年龄分化严重,而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当初的年轻人已经纷纷走上管理岗位。”在卢校长看来,如今上海民办中小学的团队整体进入了黄金期。而伴随着类似协和这样民办学校的不断发展,在口碑不断上升的同时,也能更加吸引具有高学历、高水平和广阔国际视野的年轻人才加入到民办学校的团队中,助力甚至是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协和教育集团在上海拥有6个中小学校区,国际、融合、精英和地段班各种班型,而每一个校区,每一种班型,都有一把富有个性的不同质量“标尺”。

“我们刚刚起步的时候,会有国内部的老师说:‘我们是国内部,我们要质量的。’潜台词就是国际部不要质量。但对于‘质量’究竟应该怎样呈现,大家的理解并不相同。在协和,质量是多元呈现的。”卢校长说,比如国内部确实是基础知识扎实;国际部主题性探究式学习综合能力强。但国际部的考卷未必做得过国内部,国内部的学生如果直接去进行项目性学习也可能不适应,“这只是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接触、去呈现。这就是为什么尽管我们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探索,但特色之路的探索永远在路上,这个过程里面大概花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已经无法计数。”

在协和双语学校的理念中,“永远比其他学校考试成绩高2分”并不是追求的目标。而是要尽量为学生搭建多种多样的平台——如果一个孩子的语数外不行,那科技节行不行?科技节不行,那艺术节、戏剧节行不行?在前台表演不行,那后台做服装道具灯光行不行?“因为人群中总有三分之一的人擅长数学,三分之二的人不擅长,但数学又是升学的必需,如果要所有孩子去刷数学,三分之二的人就很难过;同理,如果所有的人只是不断刷同水平的数学卷子,那三分之一的数学天才就被埋没了。这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花钱花时间花精力去做活动的原因——营造孩子成长的多元生态。十一二岁的孩子,智力体力的差异并不大,只是开窍不开窍的区别,我们要做的,就是激发自己的内动力,我们不希望看到一个孩子十六七岁读高中时都不知道自己爱好什么擅长什么,找不到表达自我的途径,唯一发泄的方法就是沉迷打游戏。”

卢校长坦言,很多时候,家长既希望孩子具备全面的素质和超强的综合能力,又想要孩子在校百分之百的时间来刷题,“这基本无法实现”。在她看来,孩子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学校有专业的方案,需要的是家长对理念的认同和支持。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极致的刷题等方式提高考试成绩,那协和这样的学校可能不适合,因为我们没有办法在这方面做到极致。为什么叫特色之路?如果一所学校能满足所有家长的需求,那就不能称之为特色了。”

与其说民办中小学筛选的是生源,倒不如说是观念契合的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民办学校对家长理念的契合度以及配合度,其实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卢校长表示,家长所建立的人生观,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我们从幼儿园到高中,经过长时间的跟踪观察发现,如果孩子很优秀,那么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家庭。家长不可能一辈子为孩子包打天下,能够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则。”

近几年,上海的民办中小学发展迅猛,品牌民办学校也一跃成为不少家长升学报考的首选。日前,市教委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政策进行调整,正式实施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这对热门的民办学校会有何影响?“我觉得这是好事情。之前报名人数的虚高,很多家长还没来得及了解学校就来报考。而在公民同步招生政策实施后,大家的择校会趋于理性,家长在报考之前会仔细考虑,是不是适合,才会把宝贵的名额拿来申请,而我们也会更专业、更公平地来测评学生。”

 

平稳发展的坚守与跨越

“教育要坚守的,是育人的目标,是成长的本质;要跨越的,是思想的桎梏,是方法的局限。”卢校长有感而发,“有好几次参加活动,主办方问我要讲什么,听到我的题目,对方会说,这些你都已经讲过了,有没有新的?但我觉得,教育不能一味追求新理念、新概念。比如‘中西融合’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要把细节真正从管理到教学到课程到学生一步步落实,路是很长的。当然也要跨越和突破,其他行业好的技术和工具,我们也要去跨界学习。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曾经是小众的选择,没有进入到主流的视野,但是随着这几年的发展,近年来认同我们教学特色的家庭越来越多,我觉得,这就是时代赋予我们这样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