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海城市规划馆实践活动

本次六年级学生到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实地学习,主要围绕三个项目:了解上海的发展、与老上海对话以及了解国际航运中心。

 

项目一:了解上海的发展

1.通过观看展区中的照片,了解上海城市形态演变的历史。

2.通过观看幕布演示,从外滩的演变和发展看上海的沧桑巨变。

3.通过观看多媒体演示,从服饰和场景感受上海是如何从小渔村演变到繁华都市的发展轨迹和风雨历程。

4.通过观看图片柜中的六组图片在历史和现代的今夕对比中感受上海城市的变迁轨迹。

5.通过观看历史长河展区的上海老建筑照片,了解上海城市形成的足迹。

 

项目二:与老上海对话

1.参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区,了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性。

2.查阅可翻阅式书通过图文并茂的画面了解上海丰富的建筑历史内涵以及建筑背后的文化传承。

3.观看豫园多媒体演示,了解豫园的历史及目前对豫园的保护性开发利用。

4.参观上海历史建筑保护案例模型,感受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项目三:了解国际航运中心

1.通过参观相关展项了解洋山深水港发展的今天和明天。

2.通过参观洋山深水港实景模型饱览深水大港的全貌,感受它的宏伟气势。

3.通过航海互动演示——虚拟游艇驾驶,亲身体验城、港、桥和东海的魅力。

4.通过参观展区中的展板和模型,了解上海国际航空枢纽中心的规划。

 

本次博物馆学习着眼于上海本土地理信息,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为学生  提供从自然地理到传统文化、经济发展、交通讯息、产业布局等全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为学生成为世界公民奠定良好基础。

 

七年级九年级学生鲁迅纪念馆学习

继10月份七年级学生到绍兴研学之后,11月19日,七年级学生与九年级学生一起,走进了鲁迅纪念馆实地学习。

 

在前课学习中,学生们回顾了所学过的鲁迅的文章,还搜集学习了名人对鲁迅的各种评价,为自己到纪念馆学习做好了知识资料的充分准备。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依次有序地参观、了解纪念馆内陈列的鲁迅先生各个阶段的创作手稿及其创作心得,结合讲解员的讲解,在观影厅通过影像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实地学习之后,老师们引导学生再对前课中学生未能完全理解的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学生们都感慨自己之前对鲁迅先生的认识是太浅太少了。这次“走近鲁迅”的活动源于课本,学生们的收获显然已经远远超过课本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也随着升级了。

 

 

八年级上博青铜器之旅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1月19日,我们去上海博物馆进行了博雅新颖的秋季素质教育活动,感受青铜器之美。同学们都被各式各样的青铜器所吸引,穿越至夏代,开展对青铜器的探索之旅。

蕴含深意的外观造型

上海博物馆的外观造型也离不开青铜器。它的外观造型是以中国古代的“鼎”设计而成。“鼎”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青铜器之一,被后人认为是青铜器中最能代表至高无上权力的器物。除此之外还蕴含了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念。建筑由人类修建而成,其中必然会体现人类文明以及人类的追求,所以“天圆地方”就成了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青铜器的“前世今生”

青铜器时代大致是在夏代末期至秦汉时期,主要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礼器、兵器五大类。博物馆中呈现了形态各异的青铜器,通过博物馆中对青铜器的详细介绍,我们对青铜器的用途有了大致的了解。就如礼器大多数用于礼仪活动,用来表明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酒器用于饮酒,兵器用于打仗。结合青铜器的用途,再欣赏青铜器,似乎自己就是一位即将上战场的将军,攥着酒器细品一壶酒,拾起闪着光芒的兵器报效国家。

 

商周青铜器纹饰里为何会出现动物形象?

这些动物必然象征着人们美好的生活希望,最典型的有牛、羊、猪、猫头鹰、大象。顾名思义,牛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工具,深受人们喜爱,在商周时期被人们以生产工具和祭祀用品来对待。商周时期的羊也曾被工匠们“宠幸”,通过青铜器展现出来,我们曾学到过的四羊方尊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猪是我国重要的家庭财富,猫头鹰在古代被人们奉为“神鸟”,大象既是古人们生活中的伙伴,又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从商周时期人们巧妙的构思与精致的设计中,我们能体会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深深被他们的工艺所震撼。

激发学生们探索欲

学生们通过这次实地探究学习,更直观高效地学到了历史知识,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对古代历史的好奇与热爱,被古人的智慧深深地震撼了,在古代文明的熏陶中更加增强了民族自信心。